健康科普普及白内障手术重现年轻

文章来源:继发性白内障   发布时间:2021-9-14 13:21:02   点击数:
 

白内障是全球第一位的致盲性眼病,我国6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高达80%。关于白内障,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手术。当白内障的混浊程度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时,可以通过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吸除混浊的晶状体联合植入人工晶体,使患者恢复视力。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是一种成熟,先进的白内障术式。进行手术时,在术者眼角膜或巩膜的小切口处伸入超声乳化探头将浑浊的晶状体击碎为乳糜状,然后借助抽吸灌注系统将乳糜状物吸出,同时保持前房充盈,最后植入人工晶体,该手术在表麻下即可进行。超声乳化技术具有切口小,术后散光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且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不用等白内障成熟即可手术。尤其随着白内障发展、膨胀、成熟甚至过熟,可能并发青光眼和葡萄膜炎等疾病,会导致严重的视功能损害,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还会增加手术的难度及风险。因此,建议当视力不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时(视力低于0.6),就应该考虑做手术了。有些患者虽然视力较好,但其伴有明显的畏光或眩光等不适,或对比敏感度明显下降,应尽早手术,从而改善生活质量,重获年轻“视”界。

白内障的患者绝大多数是老年人,通常会担心手术预后及并发症等问题。高龄白内障患者,尤其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全身疾病者,手术确实存在心脑血管意外及其它意外的可能,因此在进行眼科手术前,医生会给病人做全身检查以确定患者是否可耐受手术,病情严重者需请内科医生会诊协助治疗,待全身条件允许后可在监护下行手术治疗,一般情况较好者无需担心。整个白内障手术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的,手术时间仅需几分钟,患者也无任何疼痛感,即使体质较弱的老年人在监护医师的配合下也可以顺利完成手术。

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眼底疾病的患病率也逐年增加。眼底是全身唯一能用肉眼直接、集中观察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部位,许多全身疾病都可以从眼底上反映出来,如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病等都会在眼底留下“蛛丝马迹”。

许多眼底疾病早期无任何症状,不通过眼底检查根本无法发现。眼底检查有多种,其中眼底照相可以通过直观方式观察到眼底的形态学变化,是比较主流的眼底检查手段。

需要注意,出现视力突然下降,视物重影、变形,眼前黑影遮挡,视物范围缩小等往往提示眼底出现了问题,医院眼科就诊,进行眼底照相等检查才能明确病情。尤其是部分高危人群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定期复查眼底,比如:

1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病5年后眼底病变发生率达25%以上,10年后发病率增至50%,20年后可高达80%-90%。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应在确诊后立即进行眼底检查,无病变者每年进行复查,病变严重者每3个月进行一次眼底检查。

2

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病初期,眼底小动脉会出现硬化;当血压急骤升高时,会出现视网膜水肿、渗出和出血;合并视乳头水肿时,常提示体内其他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等不同程度的损害。且高血压患者易患视网膜动脉或静脉阻塞,导致突然的视力下降。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出现眼部不适需及时就诊。

3

高度近视人群

我们一般将高于-6.0D的近视称为高度近视,其眼底多有病理性改变。高度近视眼眼轴比普通人更长,视网膜随着眼轴的变长而被牵拉变薄,发生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脱离、眼底出血等的概率也比正常人高。定期的眼底检查能及早发现周边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裂孔等可致视网膜脱离的情况,并及时处理,减少视网膜脱离的发生。因此,建议所有高度近视患者,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

4

青光眼患者及高危人群

青光眼是一组具有特征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的眼病。当眼压超过视神经的耐受范围,视神经会被压坏,导致缺血、缺氧,最终导致视神经的萎缩。其中有些患者的视神经耐受能力弱,即便眼压是正常的,视神经依旧会出现萎缩。提倡青光眼患者及高危人群每年定期筛查,于眼科门诊行眼底视神经照相、眼压及视野等检查,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青光眼。

5

50岁以上中老年人

老年性黄斑变性为眼底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和色觉改变,大多发生于50岁以上,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是当前老年人致盲的主要疾病。尤其是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极易忽视,从而延误治疗,因此,50岁以上中老年人应每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

总之,定期进行眼底照相,有利于眼底疾病的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能评估全身的血管状况,有时还能早期发现引起眼底病变的其他疾病。

供稿

王靖瑞眼科

审核

马伊

编辑

徐瑞屏

校对

周文成

责编

王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woban.net/jtzz/205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